《流明、勒克斯、尼特、坎德拉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

作者:

《流明、勒克斯、尼特、坎德拉》

 

 

01 前言
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光无处不在,从家中的灯光到手机屏幕的显示,从户外的阳光到夜晚的霓虹,光以各种形式围绕着我们。

而描述光的特性,就离不开一些专业的物理单位,流明、勒克斯、尼特、坎德拉便是其中尤为重要的四个。它们看似抽象,却与我们对光的感知和实际应用紧密相连,小到选择合适亮度的灯泡,大到设计显示屏的显示效果,甚至在摄影、照明工程等专业领域,这些单位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
然而,很多人常常对这四个概念感到混淆,难以清晰区分它们各自的含义和用途。因此,厘清这四个单位的概念,明确它们所描述的光学特性,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光、运用光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

 

(图一)

02 简要概念

流明(Lumen)是光的量度单位,和瓦特类似,但它的测量方式考虑了人眼的敏感度。如果你查看光源的规格参数,流明衡量的是光源的总输出,无论光射向哪个方向。

 

勒克斯(Lux)是每平方米所接收的流明数,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可能称之为 “照明度”,但在光学专业领域中称为 “照度”。它表示照射在某一表面上的光的多少。

 

尼特(Nit)是每平方米每球面度所对应的流明数,对家人来说我们可能称之为 “亮度”,但在同行间则称为 “luminance”。如果 1 勒克斯的照度照射在一个理想的漫反射表面上,会产生 1 尼特的亮度。

 

坎德拉(Candela)是每球面度所对应的流明数。它用于 “点” 光源,这样无论被照射表面位于何处,你都能计算出该表面所接收的光量。

 

 

(图二)

 

换种说法,坎德拉是通过以光源为中心的假想球体来衡量的发光强度。对于各向同性的点光源,1 坎德拉等于 1 流明 / 球面度。

一个围绕光源的完整球体包含 4π(约 12.6)球面度。因此,一个 12.6 流明的各向同性光源会产生 1 坎德拉的光强。

这并不完全适用于典型的激光器,但对于像短弧氙灯之类的光源,这是一个接近的近似值。不过,仍然可以在发散光束的某一部分上定义坎德拉。例如,如果你的激光器在仅 0.1 球面度的范围内输出 1 流明,那么它的发光强度就是 10 坎德拉。

 

英尺烛光(foot-candle)是照度的一个单位,北美照明工程学会在 ANSI/IES RP-16-1996《照明工程名词术语》中对其定义为 “入射到表面上某一点的光通量的面密度”。

 

通俗来讲,照度是到达真实或假想表面上某一点的光的量。(该点不一定位于物理表面上。)

 

1英尺烛光等于每平方英尺 1 流明(其中流明是光通量或光量的度量单位)。

 


(图三)

 

一支蜡烛火焰的发光强度(或 equivalently,烛光)约为1坎德拉。如果你将蜡烛放在距离某一表面1英尺的地方,那么由于蜡烛光的照射,该表面在这个距离上的照度约为1英尺烛光。在2英尺处,照度会是1/4英尺烛光;在3英尺处,是1/9英尺烛光,以此类推,这符合点光源的平方反比定律。

 

亮度(Brightness)是一种心理生理现象,无法直接测量。“光度学亮度(photometric brightness)” 一词曾用来指代 luminance,但在科学或工程领域已不再使用。

 

03 具体定义

流明的定义:频率为540太赫兹(或波长约为555.5纳米)的单色光,其功率为1/683瓦时的光通量。

 

值得注意的一点是,流明是次要定义的单位,它以坎德拉为基础(1坎德拉等于1流明/球面度),而坎德拉则是主要定义的单位(它是频率为540太赫兹的单色光在每球面度上具有1/683瓦的“光束烛光功率”)。

 

对于波长不是 555.5 纳米的光,每瓦辐射所对应的流明数是不同的。对于波长非555.5纳米的光,每瓦所对应的流明数为683乘以该波长的明视觉函数值,再除以555.5纳米波长的明视觉函数值(我们认为这个值非常接近1,但不完全是1)。

 


(图四)

 

流明每瓦是衡量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的指标。将这个数值乘以 LED 所消耗的瓦数,就能得到其光通量(流明数)。

 

典型的红色、橙色、黄色或黄绿色 LED,其电压降约为2伏,在标准电流20毫安时,功耗约为0.04瓦。而蓝色、白色或非淡黄色的绿色 LED,在20毫安电流下,电压降通常为3.5伏,功耗为0.07瓦。

 

坎德拉是每球面度的流明数,也称为“光束烛光功率”。(实际上,如前所述,坎德拉是基本的公制单位,而流明则是根据坎德拉来定义的。)

 

因此,流明等于坎德拉乘以光束所覆盖的球面度。理想情况下,坎德拉等于流明除以光束所覆盖的球面度——假设所有的光都在光束范围内,且光束内的 “烛光功率” 是恒定的。

 

那么你可能会问,什么是球面度呢?球面度是整个球体的1/(4π),或是半个球体的1/(2π),大约等于3283“平方度”。根据光束角度计算球面度的公式如下:

球面度 = 2×π×(1 - cos (0.5×光束角度)

 


(图五)

 

 

因此,如果你算出了光束所覆盖的球面度数,再乘以坎德拉数值(或者毫坎德拉数值的1/1000),就能大致得到光通量(流明数)。

 

不过,由于光束并非均匀分布,而且也并非所有的光都包含在光束内,所以这种计算只是粗略的。

 

根据光束角度和坎德拉来计算流明,误差很容易在 + 100% 到 - 50% 之间。对于8度或更小的光束角度,实际流明数通常比该公式预测的要高,因为标称的光束并未包含通常围绕在主光束周围的次级“环形”“光束”。

 
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光束角度的数值过于乐观,可能会让人对接收到的实际光通量产生过高的预期。

 

04 总结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综上所述,流明、勒克斯、尼特、坎德拉这四个光学单位,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光的特性,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和衡量光的重要标尺。

 

流明聚焦于光源发射光的总量,是光通量的量化体现,它告诉我们一个光源能发出多少光;勒克斯则关注被照射物体单位面积所接收的光通量,反映了物体被照亮的程度,让我们知晓某个表面 “被照得有多亮”;尼特作为亮度单位,针对面光源,将发光强度与发光面积结合,常用于描述显示屏等发光表面的视觉明亮感;坎德拉则是点光源发光强度的核心指标,表征光源在特定方向上的聚光能力,揭示了光源本身 “发光有多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