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灯具背后的技术逻辑与运用方法》

发布时间:2025-09-11

作者:

《灯具背后的技术逻辑与运用方法》

 

 

灯具是什么?不仅仅是“拿来装灯泡的壳子”

 

在环境照明系统中,灯具(Luminaire)早已不是光源的容器,它是集配光控制 + 热管理 + 结构防护 + 电气驱动等子系统于一体的复杂系统。 要设计一款高性能灯具,必须考虑以下五大模块:

 

供电系统:光源+ 驱动的电气适配;

光学系统:反射、折射、扩散、遮光、滤光;

机械结构:安装方式、防护等级、材质工艺;

散热系统:导热结构、热阻优化、寿命保护;

控制系统:智能联动、调光调色、响应场景。 

 

光学控制不是“罩上灯罩”那么简单 

 

光学控光技术决定了灯具的光束分布、照明品质和视觉舒适度。以下是五类控光方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典型应用与设计建议:

 

五种常用光学控光技术

控光方式

元 件

功 能

反射(Reflector)

镜面/半镜面铝、塑料

精准定向、束角控制

折射(Refractor)

棱镜玻璃、TIR透镜

转向控角、提升均匀性

扩散(Diffuser)

磨砂PMMA、乳白玻璃

柔化光线、遮挡颗粒感

遮光(Baffles/Louvers)

百叶、蜂窝、挡板

控眩光、优化亮度分布

滤光(Filters)

UV/IR CUT、干涉膜

色温控制、文物保护、艺术渲染

控光方式实际应用示例

 

反射(Reflector):应用于道路灯、工矿灯、筒灯中,用抛物面或椭球形反射器精准控制配光。推荐选择高反射率材料(如阳极氧化铝),提升光的利用效率。

折射(Refractor):多用于室外路灯、广场灯,棱镜罩或TIR透镜可控制扩展角度,改善照度均匀度。

 

扩散(Diffuser):常见于面板灯、教室灯、办公照明等场所,有效消除眩光与LED颗粒感。

 

遮光(Baffles/Louvers):应用于格栅灯、展厅灯具,抑制高角度眩光并改善亮度分布。可设计成可调遮光片,实现定向照明与视觉屏蔽。

 

滤光(Filters):广泛应用于博物馆、美术馆、医疗照明,阻断紫外、红外以保护文物和敏感物品。演艺灯中使用彩色滤片或DMX控制滤镜切换,实现舞台氛围切换与色彩表达。

 

灯具结构与散热系统——稳定光输出的幕后英雄

 

机械结构组件——

壳体材料:铝合金、钢板、不锈钢、阻燃塑料

安装方式:嵌入式、吊装式、轨道式、明装、吸顶

防护等级:室内使用IP20~40;工业与户外使用IP65~68;特殊场合之防爆等级EX、抗冲击等级IK10

 

散热系统——

被动散热:铝鳍片+导热路径+一体成型外壳

主动散热:风扇+热管(限大功率)

热设计目标:LED结温控制在85℃以下

热阻路径优化

寿命与光效同步稳定

 

灯具配光分类/不同空间,光的方向不一样

 

室内配光分类(CIE标准)

类型

上下光比

应用场景

直接型(Dricet)

≥90%向下

办公、教室、商店主照明

半直接型(Semi-direct)

60~90%向下

会议室、走廊

直接-间接型(Dricet-indirect)

上下各50%

酒店大厅、图书馆

间接型(Indirect)

≥90%向上

高端办公、陈列展厅

漫射型(Diffused)

光无显著特定投射方向

餐厅、家庭空间

 

 

IES 与 NEMA 户外配光分类 

IES 将灯具的配光形态按道路方向上的照度分布划分为五类(Type I 至 Type V),适用于街道、广场、人行道、停车场等不同场景。每种类型的灯具都具有特定的光强分布模式,用于优化照明效率和均匀度。

 

IES五种配光类型(适用于道路与区域照明)

类型

配光特性

典型应用

TypeⅠ

窄对称型

单车道、步道,两侧布灯,照明宽度接近安装高度。

TypeⅡ

偏对称中角

小街道、人行道,一侧布灯,可实现中线照明。

TypeⅢ

中宽对称

城市支路、小广场,灯杆距车道边较远。

TypeⅣ

非对称前抛型

停车场、建筑立面,光强主要集中在正前方。

TypeⅤ

对称圆形照度

中心广场、开放区域,多用于中心安装布灯。

TypeVS

方型配光

十字路口、矩形广场,光照轮廊近似方形。

 

应用建议: 

Type I/II:适合灯杆高度与道路宽度近似或较窄的步道、车道;

Type III:最常用于单侧布灯道路、商业区道路;

Type IV:前抛型特别适用于沿边安装,如建筑外墙、广场边缘;

Type V / VS:用于对称开放区域照明,推荐安装在中央位置确保光照均匀。

设计时应结合道路宽度、灯高、灯间距与反射环境进行光学仿真确认是否匹配目标区域。

 

NEMA投光灯等级 

NEMA(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)为照明投光灯提供了一套基于光束扩展角度的标准分级,广泛用于体育场馆、舞台演出、建筑泛光等场景。其核心评估指标为:

等级

光束场角(Field Angle)

投射距离推荐

光束宽度说明

TypeⅠ

>10~18°

73米以上

极窄束,远距离聚焦

TypeⅡ

>18~29°

60~73米

非常窄束

TypeⅢ

>29~46°

44~60米

窄束

TypeⅣ

>46~70°

32~44米

中等束角

TypeⅤ

>70~100°

24~32米

中宽光束

TypeⅥ

>100~130°

18~24米

宽光束

TypeⅦ

>130°

<18米

极宽散射光束

 

 

选型提示: 

Type Ⅰ~Ⅱ(10°~29°):用于体育比赛主灯布置、楼体顶部聚焦照射,如网球场主投灯、舞台追光灯;

Type Ⅲ~Ⅳ(30°~70°):广泛应用于羽毛球馆、篮球馆周边照明,也用于高杆灯区域覆盖;

Type Ⅴ~Ⅵ(70°~130°):适用于楼体中低层洗墙、文化墙泛光、高亮广场区域均匀投光;

Type Ⅶ(>130°):主要用于墙体基座灯、草坪灯、泛光型地埋灯,强调“照得广”而非“照得远”。

 

BUG评级|光污染控制,从选对灯具开始

IES(北美照明工程学会)提出了 BUG(Backlight、Uplight、Glare)评级系统,IES TM-15标准,取代旧的“全遮光 / 半遮光”划分,成为评估灯具环境影响的主流标准。

 

模块

含义

对应控制目标

应用意义

B - Backlight

背向光

防止光溢出至住宅、非目标区域

降低邻里干扰

U - Up light

上射光

减少天空辉光、星空遮蔽

减缓光污染

G - Glare

高角眩光

控制对人眼或车辆驾驶的强光刺激

提升视觉安全

 

 

等级从 0(最严格)至 5(最宽容) ,每个维度有细分立体角(Solid Angle):如 BL-Low, UL-High, FH-High等。

 

 

 

户外项目设计常以以下标准为指导

 

城市住宅区:B2 U1 G1 或以下

公共广场与商业街:B3 U2 G2

远离居住区的道路:B4 U3 G3 或以上

实际使用中建议配合 IES文件或 TM-15工具进行定量判定。

 

推荐实践: 

 

优先选用 BUG 评级低(如B1U0G1)灯具;

避免球形灯罩或透明玻璃罩造成光泄漏;

结合遮光罩、倾角优化安装位置。

 

光束角(Beam Angle)与光域角(Field Angle)

名称

定义

光强阈值

应用意义

光束角

(Beam Angle)

从主光轴两侧,到光强降至峰值50%的夹角总和

50%峰值光强

表示核心照明区域,有效照明范围

光域角

(Field Angle)

从主光轴两侧,到光强降至峰值10%的夹角总和

10%峰值光强

表示整体受光区域,有助于计算重叠与布光

 

 

应用建议: 

Beam Angle 控制“重点区”;

Field Angle 决定“总照区”;

多灯排布时要看 Field Angle 是否重叠!

在大范围均匀照度设计中,优先使用 Field Angle 评估重叠;

在强调对比、亮暗边界时,使用 Beam Angle 控制明暗界限;

光束角越小,越适合重点照明;

场角越大,越适合泛光用途。

 

灯具性能指标|别只看瓦数,数据才说明一切

 

IES文件(.IES 格式)是灯具光学性能的标准数据载体,由北美照明工程协会(IESNA)定义,广泛应用于光学仿真与照明设计软件中(如DIALux、AGi32、Relux)。

 

IES文件中常见数据类型:

 

配光模式类型(Photometric Type):

Type A:用于汽车前照灯等具有严格轴对称限制的应用;

Type B:用于窄配光灯具或某些定向灯光,水平轴为光轴,适合投光灯等;

Type C:最常用,适用于绝大多数商业与室内灯具,极坐标表示,配光曲线易于理解。

测量单位:光强单位通常为坎德拉(cd),以不同水平角与垂直角记录灯具各方向的光强值。

几何信息:包含灯具尺寸、测试距离、对称轴等,用于仿真校准。

总光通量与发光效率:便于比较不同灯具间的出光效率。

 

IES文件可由灯具制造商提供,或通过标准实验室依据IES LM-63规范生成。

 

应用建议:

选择支持 Type C和Type B 的文件进行仿真设计,确保与建筑空间配合最直观;

软件中导入IES文件后可获取照度分布图、UGR、BUG等级等核心评价指标;

对于室外照明,应查看IES文件中的“Zonal Lumens”区域通量数据是否符合BUG分级要求。

 

指标

含义

配光曲线  

表达光强方向分布,判断是否集中或外泄

Zonal Lumens

各角度区域光通分布,关联BUG评级

效率 Efficiency

灯具输出流明 ÷ 光源额定流明

光效 Efficacy

有效光输出 ÷ 功率(lm/W)

利用系数 CU

特定反射率空间中照明利用比

 

实际应用中应查看 IES 光度文件(.IES 格式)并进行软件仿真比对。

 

 

按应用场景划分的灯具类型与技术要点

 

商业空间照明(办公室、商超、教育场所)

推荐灯具:

格栅灯、面板灯、线性灯、嵌入筒灯

技术关注点:

UGR < 19:适用于视觉精细工作的防眩光要求  

色温范围:3000K ~ 4000K,营造舒适办公/零售氛围  

频闪控制:SVM < 1.0(视觉调制指标);PstLM < 1.0(短期频闪感知)

 

工业与仓储照明

推荐灯具:

高棚灯(High Bay)、线性LED灯、吸顶式LED防爆灯

技术关注点:

高光效:> 150 lm/W,提高能源效率  

高防护等级:IP65 ~IP67,适应粉尘、潮湿环境  

支持工业智能控制系统:如 DALI、Zigbee  

耐振动、耐腐蚀设计,散热能力强,适用于恶劣环境

 

道路与广场照明

推荐灯具:

LED路灯、泛光灯、步道灯

技术关注点:

配光选择:Type I ~ V,对应不同道路宽度与布灯形式  

BUG等级:≤ B2 U1 G2,减少光污染  

色温建议:≤ 4000K,避免炫光影响夜间视觉  

支持智能调光:可依据时间、人流量自动调整亮度

 

 

体育与演艺照明

推荐灯具:

NEMA Type 1~4 投光灯、工矿灯、线性场馆灯

技术关注点:

高显色性:CRI > 80(一般体育场),演艺场所建议 CRI > 90  

眩光控制:配置遮光罩、遮挡角 ≥ 30°,提升观赛体验  

控制系统:支持 DMX/RDM,实现动态调光与变色

 

博物馆与展示照明

推荐灯具:

轨道射灯、嵌入式点光源、洗墙灯

技术关注点:

文物保护:配置紫外线/红外线滤光片  

高显色:CRI ≥ 90,R9 ≥ 50,忠实还原艺术品颜色  

可选配件:如变焦镜头、光斑整形器(如 gobo)提升展示效果

 

景观与建筑泛光照明

推荐灯具:

壁挂洗墙灯、地埋灯、水下灯

技术关注点:

色彩控制:支持 RGBW 配色与 DMX 控制协议,实现动态亮化  

高防护等级:IP66 ~IP68,耐受雨淋、盐雾等室外环境  

精准配光:光控指向明确,BUG ≤ B3 U2 G2,兼顾美观与环保

 

灯具,是照明设计的“落地语言”

一款优秀灯具,不仅外观优良,更应:

配光精准 → 满足使用功能与视觉效率;

控眩得当 → 提升视觉健康与舒适度;

散热稳固 → 保证寿命、维持光通量;

控制智能 → 适配场景、节能运行;

环保友好 → 降低光污染与能耗浪费。

 

灯具,藏着光的设计逻辑,也映出空间的灵魂秩序

灯具,不只是照明的载体,它是光的工程语言,是建筑与空间交流的媒介。

从配光方式到BUG控制,从反射器形状到场角曲线,每一盏灯背后,都是一整套精密设计逻辑在支撑“光照得刚刚好”。

 

通用灯具性能评估模型

设计和评估灯具时,通常采用以下流程:

需求分析:明确照度、均匀度、眩光限制及环境要求; 

光学设计:配光曲线、透镜/反射器设计与模拟 ;

热学设计:计算热阻与散热路径,选材与结构优化 ;

电气设计:驱动方案及电磁兼容测试 ;

环境适应性:IP、IK等级,防腐蚀、防尘、防水测试 ;

性能测试:光效、显色、寿命、稳定性实验 ;

智能控制:接口兼容性及功能拓展设计。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供稿:产品开发部